任江
(资料图)
“歌舞之乡”!
敢这么称呼自己的地方不多,敢这么称呼、又得到大家认可的更不多。
新疆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地方。
这不,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正在这里举办。
其实,这半年多时间,新疆文化上的大事就有不少。
从年初开始,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持续不断,精彩连连——
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、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、2023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四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等活动;
2月7日,观众正在新疆美术馆参观“和美共生——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”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
在世界读书日、国际博物馆日、中国旅游日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,数百项重要文旅活动陆续举行;
首届探险旅游发展大会暨中国探险者大会、独库公路通车节、特种旅游节、新疆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暨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大会精彩亮相;
大型音舞诗画《掀起你的盖头来——新疆是个好地方》赴国内五省市巡演、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在乌鲁木齐和田两地闪亮登场、各大音乐节观众爆棚
……
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新疆主会场活动现场。自治区文旅厅(文物局)供图
今天的新疆,文化既回应着时代所需、也引领着时代发展。
文化润疆以一个个具体的活动、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的方式,细雨无声、驰而不息,润人心田。
先说说传承保护
今年2月底,2022新疆考古工作汇报会,公布了一份闪亮的“成绩单”。
就在这5年里,新疆开展了73项主动性考古项目、75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,获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发现新成果。
在全国考古工作的年度盛典——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评选中,新疆考古斩获颇丰。
从2017年到2021年
吉木乃通天洞遗址
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
奇台石城子遗址
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
先后上榜
新疆唐朝墩遗址发掘入选总台2022十大考古新闻。中国人民大学供图
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“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”中
“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见证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”入选。
这几年,关于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消息就没有断过——
西域都护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(西域都护府博物馆)建设项目开建
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利用上新台阶
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投入使用
拉依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接近尾声
……
这几年,“让文物说话、让历史发声”进行得有声有色、有形有感——
自治区博物馆的“国博厅”不断上新,国家博物馆源源不断地向新疆输送精品展览;国博精品走进新疆,新疆文物精品也走进国博,“交融汇聚——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”等惊艳国博,就是一场双向奔赴。
双向奔赴的还有厚重的历史和各族群众。
文物系列短视频《国宝里的新疆》,通俗易懂、风趣幽默地讲述文物故事、新疆故事;
MG动画《丝路瑰宝》,让动画人物和真实文物跨次元对话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范例之一。
多层次、全方位、立体式讲好新疆历史故事,既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又让文化浸润心田。
再说说文艺创作
有个感觉,新疆今年高水平的演出太多了。
算算今年以来的我们追过的演出,已经快数不过来了:
3月,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惊艳亮相;
4月,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开幕,十余部精品佳作陆续登台;
5月,新疆草莓音乐节落地开唱;
6月,乌苏啤酒音乐节;
7月,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
……
舞剧《五星出东方》剧照。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刘萌萌摄
精彩、惊喜连连看
除了这些大型演出,平日里,演唱会、音乐会、话剧、歌剧、脱口秀等演出接二连三,大剧院小剧场处处精彩。
艺术来自人民,植根人民,服务人民。
如今,新疆文艺工作者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采风创作活动遍及天山南北,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开展采风创作和交流培训,倾听群众心声,挖掘典型故事和先进事迹,与基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交流,指导基层创作,助力新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。
最后说说文化氛围
有魅力的文化不是静态的,新疆文化火力十足、活力十足。
粗略统计一下
全疆已有110家公共图书馆、117家文化馆、58座美术馆、246家各级各类博物馆(纪念馆、展览馆、陈列馆等),有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91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1130个文化站。
所有这些都是新疆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承载。
各种演出活跃在城市、乡村,“我们的中国梦”——文化进万家活动常年开展、“石榴籽”文化服务小分队活跃在天山南北,让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的信念更加牢固,携手建设美好新疆的信心更加坚定。
第十三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民族民间舞金奖作品《阳光下的麦盖提》剧照。资料图片
昆仑山下的校园龙狮起舞
叶尔羌河畔传来刀郎木卡姆歌声
阿尔泰山脚下奏响欢快的冬不拉
巴里坤草原上跳起奔放的黑走马
……
新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、展现当代价值,涵养文明乡风、凝聚民族精神,让这些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闪耀出绚丽光华。
第七届“天山文艺奖”,评选出电影、电视剧、美术、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文学等17项88部获奖作品;
第十三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民族民间舞金奖作品《阳光下的麦盖提》,演绎出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的和谐幸福生活;
根据救助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《平凡英雄》,感动亿万网友;
……
文艺精品层出不穷。
它们讲述着属于新疆的故事,文艺家用真实、扎实、朴实的创作,为各族群众带来增强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。
新疆,是从丰沃文化土壤中走来的新疆,有着四大文明的交汇点的荣光。魅力无限、活力四射的新疆文化永远是进取进步的姿态。开放、包容、吸纳,是新疆文化的底色。
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情况下,新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,文化的需求感和存在感越来越强烈,从而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