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审计署官网发布了《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》(简称“审计报告”),披露部分信托公司存在的违规行为。
根据披露,审计部门重点审计的4家中央金融机构和21家国有信托公司资产61.63 万亿元、负债55.51万亿元,净资产收益率从0.9%到15.5%不等,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是资产底数不实、管理不严。审计报告称,24家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少计、虚假处置、移至账外等方式,未如实反映风险资产3746.29亿元。4家中央金融机构还违规列支薪酬、营销等费用29.11亿元,其中2家26.95万平方米的办公和技术用房闲置。
二是违规开展业务。25家金融机构违规开展存货、理财、信托、保险等业务,其中银行存货业务违规问题仍较高发,多表现为变相高息揽储、存贷挂钩、货款审查不严等。
审计报告称,审计的21家信托公司中,有17家帮助实体企业实施粉饰报表、转移资金、隐瞒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。8家信托公司借主业之名行违规之实,通过设立形式合规的资产服务信托计划等,协助多家企业发放网络贷款,并违规将尽职调查、风险评价等实质审核环节外包。
去年8月,信托百佬汇曾经刊发《进一步摸底行业风险!审计署专项审计信托公司,涉及这三种类型》,指出审计署正在推进对信托公司的专项审计。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,此次专项审计主要抽查国资背景信托公司,包括地方国资背景信托公司,也包括央企背景信托公司及银行系信托公司,累计涉及信托公司超过20家。
分析人士认为,此举主要是为进一步摸清行业风险,并可能为高层研判行业下一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。
多位受访人士坦承,此次专项审计颇为细致全面,业务层面涵盖地产、地方政信、通道业务、自营业务等各个方向,同时全面审查了相关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,甚至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开会流程、高管到会次数等。“审计署这次应该是在做摸底行业风险、违规的情况,由于是倒查多年的业务,还涉及多家机构的延伸审计。”
从审计报告来看,信托行业确实仍存在一定违规行为。回顾此前,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,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统筹做好中小银行、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。
此番,审计署在报告中也提出,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隐患,严格监督约束权力运行。在财政领域,对违规举债问题严肃查处、追责到人。督促省级政府加强风险分析研判,督促基层结合实际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,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。逐步剥离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融资功能,推动分类转型发展。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,确保按时足额还本付息。
在金融领域,有序推进中小银行、保险、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,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。适应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改革,依法对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。
责编:糯糯校对:高源